当前位置:首页 > 警务资讯 > 媒体聚焦

【人民公安报】安徽:做实“小警务”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

发布时间:2021-07-29 10:28 新闻来源:人民公安报 点击率: 字体:[    ]
视力保护色:

“枫桥经验”落地生根,持续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警务效能持续提升,便民利民举措频出……近年来,安徽公安机关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“捍卫政治安全、维护社会安定、保障人民安宁”的“三安”使命任务,深化保障公共安全管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实现连年“双提升”,2020年分别达98.95%和97.71%。在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中,“社会治安”群众满意度连续五年居首。

找准“小支点” 撬动“大平安”

近年来,安徽公安机关围绕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实施一大批警务机制、警务模式“微改革”“微创新”,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,以“小支点”撬动“大平安”,推进全省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。

合肥市公安机关针对盗抢骗、黄赌毒、食药环、电信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和重点地区,推出“磨转圈、规模用警、综合整治”战法,对警情高发区域不间断、无死角、常态化开展清查整治。通过规模用警、动态用警、精准用警,打防管控结合,实现黄赌案件“打得掉、挖得深,清得透、守得牢,控得住、治得长”的治理效果。池州市公安局把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犯罪作为主攻方向,在“压责任、建机制、整力量、重联动”上下功夫,不断提升侵财犯罪打击质效。

民有所呼,警有所应。安徽公安机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行为,全力侦办群众关注度高、社会危害面广的违法犯罪案件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刑事案件发案总数、命案发案数、八类暴力犯罪发案数、三类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。

化解“小纠纷” 促进“大和谐”

“纠纷化解向前一步,矛盾冲突就减少一分。”安徽公安机关坚持“除隐患、防事故”,创新工作机制,疏通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“堵点”,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

池州市公安局贵池分局殷汇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,以警民联调为重点,主动融入政府综治平台,协调发挥镇综治办、司法所等部门职能,着力打造警民联调新模式。2019年以来,殷汇派出所依托该模式,摸排矛盾纠纷210余起,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,化解成功率98%以上。

蚌埠市公安局双墩派出所为化解非警务类纠纷警情,成立“警民联调室”,由2名民警和1名司法所律师、1名工商所工作人员、2名退休老干部调解员及义乌商贸城各商会会长组成调解团队,定时定点驻守在调解室,为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解答法律问题。今年以来,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,解答各类法律问题1000余人次,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%以上,辖区义乌商贸城的警情从原来每天20多起下降到每天3起左右。

急群众之所急,解群众之所难,干群众之所盼。安徽公安机关以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为抓手,着力帮助群众解决急难事、麻烦事、烦心事,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。

凝聚“小力量” 构建“新格局”

警力有限,群力无限。安徽公安机关坚持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不断加强群防群治,推出“一村一警”包村联系、“一企一警”对接服务、江淮义警等工作机制,为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助力,筑牢社会平安网。

马鞍山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军民路警务站推出“一站二群三队四力量”群防群治工作模式,依托一个警务站、两个微信群、三支群防群治队伍、四种群防群治力量,将工作触角不断延伸。今年5月以来,警务站依托群防群治力量,快速有效服务群众45次,辖区违法犯罪警情98起,环比下降34.2%;可防性侵财类警情3起,环比下降40%。

当涂县公安局探索建立“互联网+群防群治”新模式,创建“SASA”平台,组建当涂义警队伍。工作中,当涂县公安局组织、发动全县义警主动延伸服务触角,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。

“现在公安破案太快了,这让我们很放心!”7月22日,芜湖市居民王女士的电动车被盗,其报警后,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滨江派出所民警仅用2小时便破案追赃。案件之所以能迅速侦破,得益于芜湖市公安局坚持改革强警,依托“天网工程”建立的集显、控、调为一体的可视化调度、研判平台。

近年来,安徽公安机关坚持“四实四用”导向标准,统筹建设“智慧皖警1+10+N”大数据实战应用体系,以1个“皖警智云”大数据中心为基座,优先建设皖警智能“十大骨干应用方向”,创新丰富“N”个个性化、多样化全警大数据应用,不断推动数字警务、智慧警务赋能公安“打防管控服”。

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。安徽公安持续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创新发展社区警务、“一村一警”包村联系、“一企一警”对接服务、警民联调、江淮义警、校园安全网、公民安全课堂等7项实践载体,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

欢迎关注"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"客户端 、安徽公安厅官方微信"警方"